学习中,孩子看上去很用功,可是学习成绩却总是不理想,原因之一是学习效率太低。不光放弃了游玩儿的时间,成绩还不如别人高,长此以往,只能造成恶性循环。要提高学习效率,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提高记忆效率。
英语单词、古代汉语、数理化公式等,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。家长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提高记忆力,可是不少家长对于提升记忆力的科学方法了解不够,有的甚至陷入误区。“你要认真学习”、“快点儿写完作业就带你出去”、“你怎么这么笨啊”……不少家长像这样一味的催促,结果并没有让孩子有多少改变。

采取正确的方法,适当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,才能提高记忆力。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东尼▪伯赞,发明了“思维导图”这一简单易学的思维工具,它曾因帮助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而被誉为英国的“记忆力之父”。
“思维导图”,作为辅助思维能力的工具,使用巧妙的话,可以帮助孩子快速提升记忆力。那么,思维导图应该怎么画呢?博赞在书中给出了思维导图的绘制规则,一起来看看,分享给孩子吧。
(文末有福利!)

1.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画,周围要留出空白
在绘制思维导图时,要尽量使用白纸而不是带格子的纸,因为思维导图是用线条连接各节点的,格子纸中的线与思维导图中的线条相互交错,会对思维本身产生干扰。

在绘制时,将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置于白纸的中部偏左的位置。周围留有空白,子分支可以向四面八方发散,这样不会对思维造成束缚。
2.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中心思想
使用中心图像主要是为了突出中心主题,因为图像比较形象直观,还能促进联想和想象。如下图所示,大家一眼就可以找出该思维导图的中心是“水果”。

在绘图时,应尽可能多的使用图形,但是子节点中使用的图像不宜大于中心节点。子节点的图片过大会导致喧宾夺主,不利于孩子理清知识层次。
3.绘图时尽可能地使用多种颜色
在思维导图中,同一分支的节点间要比不同分支的节点间关系紧密的多。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都是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知识组块。因此,在绘制思维导图时,尽量让一个分支采用一个主色调。

4.用美丽的曲线连接,永远不要使用直线连接
思维导图使用的曲线与大脑神经元结构非常相似,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类似于神经元的细胞核,而主分支和子分支类似于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。线条由粗到细,线条的长度与线上的关键词等长,这样让思维导图相对紧凑和美观。

5.每条线上注明一个关键词,少用短语或句子
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,使用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,好的关键词有利于进一步联想和想象,从而进一步激发思考,而句子和短语却给联想和想象带来不便。此外,正确而准确地提炼关键词也是对思维加工能力的有效训练,可以培养孩子的概括凝练能力。

运用好思维导图,将书本知识进行图像化归类,简单、直观,可以辅助孩子有效进行知识点的记忆,帮助孩子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东西。
智博福利:本司推出“思维导图师资班”,帮助孩子揪出学科病灶,教会孩子如何划分知识层次,帮助孩子更好记忆。
这是一套符合大脑语言的终极思维工具,被称为“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”,让您的孩子也能像天才一样思考!
